《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第13《小猴子下山》。
二、新:、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页,教师范读文。学生想:这篇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4、分段指名朗读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文的2、3、4自然段。、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节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四、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认生字词,在教学中通过做动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动词,并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进行拓展。
2、通过个别生读、男女赛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认生字词,在教学中通过做动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动词,并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进行拓展。
2、通过个别生读、男女赛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过程】
1、课前游戏互动:
2、导入:
看,(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猴子图片)有一只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呢,大家欢迎吗?(生:欢迎)今天我们就和小猴子一起来学习《小猴子下山》。
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注意:“猴” 左右结构“犭”旁)
齐读课题
3、复习字词:
(1)这只勤学的小猴子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词语宝宝呢,大家一起来看看还认识吗?
(2)自读课文,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贴图片:“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里”、“树林里”
(3)哇……你看,这只可爱的小猴子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啊!谁能用小猴子先来到哪里,再来到哪里,接着来到哪里,最后来到哪里说一说。
4.学习课文
(1)过渡语:小猴子一路来到了这么多地方,那它都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猴子下山》。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评价。评价后再齐读。
其他生思考问题:
小猴子来到了哪里?(用“———”划出来)
看到了什么? (用“﹏﹏﹏”划出来)
心情怎么样?
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圆圈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指生回答:
理解“又大又多”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非常多。
谈话: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理解“非常高兴”(特别高兴),你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这两个动词)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第一段。
(3)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生根据以下四个问题合作学习二、三、四段。
小猴子来到了哪里?(用“———”划出来)
看到了什么? (用“﹏﹏﹏”划出来)
心情怎么样?
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圆圈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4)引导生各种形式朗读:
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扔了玉米;看见西瓜,扔了桃子;看见小兔子,就扔了西瓜。结合图画,体会当时小猴子的心情。(读出小猴子的心情)
(5)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6)小猴子为什么最后空着手回家去呢?
抓住“只好”一词,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的原因。(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7)整体回归
借助插图,复述课文(让孩子带着头饰体会着小猴子的动作、神态演一演也可以)
5.拓展阅读
《小猴子下山》儿 ……此处隐藏6077个字……
②老师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③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4.说话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动词说一句话。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玉米地
一()玉米
一()桃树
一()瓜地
一()小兔子
6.选择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掰扛扔摘捧抱
[教学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红——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图,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示范讲解一个自然段,教学生总结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支配课堂,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很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后,我抓住文本特点,让学生自主积累课本中的好词,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起到良好效果。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2个生字。
2·正确流利读课文。通过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表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们和大家一起学习,给老师们打个招呼吧!四班的孩子们都非常懂礼貌,老师把大拇哥送给你们。
一、导入
大家看这个字读什么?老师把可爱的小猴子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大家一起叫叫他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猴子下山》金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语文书94页,我们的要求是快、静。请大家静静地听故事,(要求小手点着认真听,听清字音)。
2·我想邀请坐姿端正的同学跟我读课文。(左手按书,右手点读。)(注意读准字音)(强调结,常,摘,追)
3·请大家自己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三、识字
1·现在请大家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和字宝宝们交个朋友吧!自己拼读一遍!
2·我请坐姿端正,张大嘴巴认真读的来当小老师领读。
钟时间把不认识的字再拼读几遍。
4·拼音宝宝藏起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我们开火车试一试。(看来词语是难不倒你们了,加大难度)
5·生字宝宝的好朋友也藏起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同桌互相拼读一遍吧!
6·红色的结字中藏着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你真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孩子·7·在这么多字宝宝中,老师发现“掰”字可不好记了,我邀请小老师XXX来帮大家认识这个字。小老师帮通过字意帮我们来识字,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来识字呢!(出示扛玉米图片)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字就藏在图片里,谁能把他找出来?小猴子把玉米放在哪儿了?让我们学着小猴子扛起玉米吧
8·小猴子想吃又大又红的桃子,它用双手把桃子捧到了胸口。捧,我们把捧送回句子中在读一读吧!
9·你们看看这个大西瓜又大又圆,好沉啊,我们来抱抱它吧!原来我们还能通过动作来识字呢
10·你还有什么办法帮我们认识这些字?(我们能通过组词的方法认识满字,满意,满足)
11·小猴子要带我们去摘苹果,谁想去小火车开起来,大家真厉害,收获了满满一篮子生字苹果。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12·下面我们来一段生字律动操。全体起立,请大家跟着视频动起来吧。
四、回文读
1·大家扫除了生字障碍,相信课文读得就更美了,那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文中,自己再读一遍吧。
2·大家读得真认真,老师想听你们开火车展示美美的朗读,小火车开起来,其他同学思考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用横线画出来。
五、写字
块往
观察块:
1·什么结构?哪边窄哪边宽,那边高哪边低。2·关键笔?
(1)穿插笔画:长长的竖撇,从竖中线起笔穿插到提土旁提的`下面。
(2)横:横穿插到提的下面,左低右高压横中线
3·金手指,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4·笔画歌
5·生描黑并在后面再写2个,师巡视。
往:1·什么结构?哪边窄哪边宽。2·关键笔?
(1)穿插笔画:长长的横穿插到撇的下方。
(2)主:三横间的距离要相等,中间最短,下面最长。
3·金手指,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4·笔画歌
5·生描黑并在后面再写2个,师巡视。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0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简笔画猜课题。
2.生读课题回答问题(读懂什么?还想懂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音乐起,师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接着问:小猴子扛着玉米会去哪?会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势提示学生读课文。
2.问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出挂图)
三、学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
2.品“又大又多”。
3.品“非常”。
4.品“掰”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时候,我们先是通读课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着想象小猴子见到的玉米是怎样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它当时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法:通读—想象—模仿—朗读)
五、自学
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跟小猴子继续往前走,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学余下的课文。自学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读的形式或讲故事的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
六、悟课文寓意
小猴子这次下山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家啦!你知道它为什么只能空着手回家吗?
七、巩固
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演课本剧。
八、拓展思维
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会去哪,会怎样做?(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2.请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发生的事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写的小故事。
九、小结下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