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学计划

时间:2024-09-05 16:55:03
初三教学计划

初三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深入研究备课、科学规范施教、认真精细批改、及时总结反思。1.教学总原则:降低基点,面向全体;深化内涵,追求高效;拓展延伸,培养能力。2.教学总目标:稳定基础,转化边缘,培养优生,促进尖子,争先创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如下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每一章数学知识的引入中,都由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入,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探究、合作、抽象和概括来掌握知识,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得方法进行推理。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六)证明(二)(七)一元二次方程(八)证明三(九)反比例函数(十)概率与频率

(六)证明(二):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证明一》的继续。与《证明一》类似,本章设计的很多命题,在前几册中已由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所以学生对这些结论已经有所了解。本章还涉及一些没探索过的命题,对于这些命题,则尽可能创设一些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然后再进行证明。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七)一元二次方程:本章遵循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模式,首先通过具体问题情景建立有关方程,并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然后探索其各种解法,并在现实情景中加以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八)证明三:本章与第六章《证明三》类似,从内容上讲他是《证明一》和《证明二》的继续。在本章中,作为论证前提的结论更加丰富,因此证明的方法和过程对学生更具挑战性。本章随意逻辑证明为主,但在素材和背景的选取上仍注意尽可能与实际联系,增强论证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逻辑证明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作用。

(九)反比例函数:本章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概况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形式,明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例题和学生举例可以丰富丢反比例函数的认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本章在内容编排方面,直观、操作、观察、概括和交流仍是重要的活动方式。通过这些活动,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行整合,逐步形成对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认识,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十)频率与概率: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许多随机事件,研究了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对一些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但学生对概率的理解有必要随着其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得到发展。在概率模型的选择上,教科书注意了模型的递进型、现实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初X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女生XX人,男生XX人。初三的学生已经有基本的.思维习惯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别较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多地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与问题的质疑释疑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结合初三上学期的期末水平测试,细致分类,重点突出,抓好三类生和边缘生的辅导,争取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四、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三教学计划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不断深入,我们迎来了初三最后一学期,教学也将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开展语文教学与复习,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选好、用好资料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为追求目标,展开教学与复习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好,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初三19班现有学生46人,本班为普通班,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上课障碍大,两级分化较大,上课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够高。基础知识不踏实,拼音、生字、修改病句、标点符号、判断对错、古文背诵与默写、理解与解答、作文等诸多方面都要进行狠抓。但是在课外文言文、课外阅读方面还应该加强教学,多做这些方面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保证课外阅读题的得分能力。同时也应该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常规工作

备课

1、备课前要充分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熟悉全册教材内容,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掌握教材的重难点、课时分配好,准备好应用的教具。

2、备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程度,以及兴趣爱好,并做到从本班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备课要备出重点难点,要备学生,备教法。

4、备课要有余课,不可现讲现备,更不能课后补备。

三、上 课

1、上课要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战。

2、上课前要将本节课应用的教材、备课笔记、图表、教具等准备齐全,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上课要对写好的.教案进行复备,没有教案不进课堂。

4、上课要衣着整洁、精神饱满、严肃和蔼、从容稳重,课的组织要严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组织教学贯彻全课始终,使课堂保持良好的组织纪律,课上的偶发事件,要根据情况恰当处理,不要打乱课堂教学。

5、讲课的语言要清楚、准确、透彻、简练,口吻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板书要清楚、工整、有序,字体大小适当。

6、上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上课时还要注意到因材施教,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课上还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7、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做到精讲多练,要按教学规律办事,做到由直观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重点突出,分散难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8、上课不迟到,不坐着讲课。

四、作业批改

1、批改作业 ……此处隐藏15411个字……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2.在课堂中涉入与有关的试题知识,作业也渗透一些知识。

3. 在训练巩固方面,对作业的'要求是做到每天必练,当天问题及时解决。

4.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数学知识系统分析会。

5.中考结束后进行一次学生个人搜集一套中考性试题。

6.中考总复习后进行一次分组提问会,学生提出自己备考中的问题,师生交流解决。

总之,为中考做好备战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归纳全力以赴完成中考复习工作,让全体学生有一个满意的中考成绩!

初三教学计划14

初三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教学内容有:证明(二)、证明(三)、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频率与概率等内容。

证明(二)和的内容是复习初一、初二的几何方面的知识,主要复习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

证明(三)的内容是复习初二的知识,但也有新知识的学习。复习的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新的内容有学习中位线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前面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怎样解一元二次方程,重要方法有: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还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与实际哦联系比较密切。 反比例函数这一章是在初二学习的`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的基础上进行的。难点在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频率与概率的学习是本册书的难点,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以前接触的较少,只在初二下半学期接触一点。本节有两个有趣的实验:投针实验与模拟实验。 [教学目标]

1、 几何方面的证明(二)和证明(三)的目标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以前

的知识,熟悉证明过程,强化逻辑思维。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频率与概率。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证明(三)。 [措施]

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之间的连贯性。

2、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课时安排]

证明(二):13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15课时 证明(三):9课时 反比例函数:4课时 频率与概率:7课时

进度安排:期中前2.255.04第6章第7章 期中后5.057.21第8章第10章 [单元检测]

初三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结合九年级学生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质量,培养优秀毕业生。

二、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对成才和择业之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而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比较认真刻苦,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通过上学期情况来看,学生会读图、识图、漫画分析的只有三分之二。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停留在“上课记笔记,考试靠笔记,考后不理解”的应试教育的.一套。还是不会“注意观察”、“思考理解”、“识记联想”、“应用迁移”。停留在“搀着走”,甚至“牵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问题,任其自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不会查找材料,不能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独立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要靠老师指导才能完成。

三、教材分析:

教材遵循课程功能的多元化指向,十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使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殿堂。为此,教材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道德、人文因素。为教师创造性地展示教学才能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和多渠道获取知识提供了空间。教材十分关注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为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实现知识共享、教学相长,达到共同发展。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共分四单元十课,设计了28个框。从总的设计思路来看,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开门见山,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逻辑角度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大的逻辑来看,第三单元“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这一角度切入的。如果说第二单元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概略性的描绘,第三单元则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作具体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这样,全书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 “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九年级面临着升学考试,最后要留出时间来复习。我打算在这学期把九年级全一册上完,下学期进行系统复习。

四、教学目标、措施与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教学思想;

2.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3.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能够坚持学习。

4.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题

1-2 第1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3-4 第2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5-6 第3课 认清基本国情

7-8 第4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9-10 第5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1 期中考试

12-13 第6课 参与政治生活

14-15 第7课 关注经济发展

16 第8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7 第9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8 第10课 选择希望人生

19 复习期末考试

《初三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